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事关标准制定与实施监督

事关标准制定与实施监督
时间:2025.02.19
作者:中钢国检广东分公司
阅读:1
手机扫码查看
摘要: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文,就加强标准制定与实施监督工作,发挥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等相关内容提出具体意见,详情如下文。   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标准制定与实施监督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市监标创发〔2025〕2号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加强标准制定与实施的监督工作,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通过加强对标准制定与实施的监督,推动标准化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标准支撑。力争到二〇三五年,建成覆盖标准制定与实施全生命周期的追溯、监督和纠错机制,实现标准制定、实施、信息反馈和复审修订的闭环管理,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时效性得到切实提高,标准实施效益充分显现,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效能显著增强。   二、加强标准制定的监督 (一)强化国家...
事关标准制定与实施监督

(图:事关标准制定与实施监督)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文,就加强标准制定与实施监督工作,发挥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等相关内容提出具体意见,详情如下文。

 

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标准制定与实施监督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市监标创发〔2025〕2号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加强标准制定与实施的监督工作,更好发挥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提出以下意见。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通过加强对标准制定与实施的监督,推动标准化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标准支撑。力争到二〇三五年,建成覆盖标准制定与实施全生命周期的追溯、监督和纠错机制,实现标准制定、实施、信息反馈和复审修订的闭环管理,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时效性得到切实提高,标准实施效益充分显现,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效能显著增强。

 

加强标准制定的监督

(一)强化国家标准制定全过程规范化管理。严格将强制性标准限制在健康、环保、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范围内,严格依据职责提出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明确法律法规依据和实施监督部门,确保涉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标准“应强尽强、能强则强”。国家标准立项审评环节严格落实标准必要性、可行性和适用性论证要求,完善申诉机制,强化立项意见协调,必要时书面征求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意见;起草环节严格落实标准技术内容试验验证要求,充分征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方意见;技术审查环节严格落实会议审查和委员投票要求,确保全体委员广泛参与。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组建标准起草工作组和制定标准过程中,不得以参与国家标准起草排名等名义违规收费。加强对标准审评工作的监督管理,提升审评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大重要国家标准制定跟踪督办力度,确保标准及时发布。

 

(二)加强行业标准制定合规性和协调性监督。加大对行业标准制定全过程的监督力度,防止利益输送以及借机牟取不正当竞争优势。严格行业标准编号、复审、备案管理,清理未经审查批准公布的行业标准代号。加强行业标准之间、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的协调性评估,对于涉及不同行业部门职责的标准判定和实施应充分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对行业标准体系交叉、不及时备案、信息不公开、未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采用国际标准( ISO、IEC、ITU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要求低于强制性标准、无法律依据制定强制性行业标准等情况进行监测排查,严格执行行业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后标准替代和自行废止的程序要求。

 

(三)严格限定地方标准制定的权限和范围。规范地方标准制定和应用,严格立项评估和技术审查,排查清理超范围制定地方标准、无法律依据制定强制性地方标准、地方标准技术要求低于强制性标准等情况,对有关政策措施引用地方标准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加大对地方标准编号、复审、备案、废止、信息公开等情况的监管力度,依法检查设区市地方标准制定权限的审查备案程序,加强“已备案地方标准”事后监督抽查。

 

(四)加强对团体标准制定行为的规范引导。严格团体标准组织在其登记业务范围内开展团体标准制定,依法依规完善团体标准制定程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对其发布的团体标准进行解释。团体标准制定过程中涉及国家安全、环境保护、公共利益、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应充分听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严格团体标准经费管理,不得以立项、参编、署名、排名等为由违规收费。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团体标准制定。健全团体标准监督抽查工作机制,严格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严查违反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制定团体标准、违规编号、侵犯版权等行为。

 

加大标准实施监督力度

(五)确保强制性标准实施到位。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按照“谁提出,谁组织实施;谁监管,谁依法查处”的原则(法律法规另有规定除外),认真做好强制性标准的组织实施、宣贯推广和监督检查工作,依法查处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加大强制性标准文本免费向社会公开力度,对强制性标准的公开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逐步实现在统一平台免费公开全部现行强制性标准文本。合理布局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点,常态化开展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工作。

 

(六)强化推荐性标准的组织实施。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标准,严格落实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宣贯和推广职责。加强对推荐性标准公开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在符合版权政策的情况下免费向社会公开推荐性标准文本。对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完成情况进行抽查,提高试点示范项目质量和效益。开展对利用推荐性标准实施妨碍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影响市场公平竞争行为等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七)规范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实施行为。严格落实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加强对企业执行标准应公开未公开、自我声明公开不规范等情况的检查,强化对企业产品、服务不符合其执行标准等情况的监管,依法严查企业标准“领跑者”申报弄虚作假、冒用“领跑者”称号等行为。完善团体标准授权使用规则、版权政策、标准涉及专利的处置规则等制度。严查利用团体标准实施排除、限制市场竞争行为和团体标准实施不符合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国家有关产业政策要求的行为。

 

创新标准制定与实施的监督方法

(八)健全督导与检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依法对标准制定、实施中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有关规定,情节较轻的行为,加强提醒督导。提醒督导后仍未采取落实措施的,限期改正。对拒不改正或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对依法应给予处分的人员,通报相关部门、地方政府或纪检监察机关。

 

(九)加快构建全国标准实施监测网。建设一批标准实施监测点,构建标准实施监测点与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点、标准验证点协同构成的全国标准实施监测网。围绕以标准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政策部署,开展相关重要标准实施情况监测。探索开展标准有效实施率监测分析,发布各类标准实施情况报告。

 

(十)完善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机制。建立健全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制度,畅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渠道,促进标准实施与标准制定的信息互通。完善标准实施信息反馈问题处理机制,强化标准实施反馈信息的处置,对标准实施反馈的问题不处理、不回复的情况加强通报督促,提高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处置满意度。

 

(十一)扎实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估。进一步建立健全标准实施效果评估机制,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开展实施效果评估。组织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估范例和评估方法推广工作,推出一批标准实施典型范例,总结一批标准实施效果评估方法,培育一批标准实施效果评估机构。支持开展标准实施效果第三方评估。探索建立标准实施效果评估标准体系。

 

(十二)建立标准验证工作监督制度。对政府颁布标准验证情况开展监督抽查,依法对相关标准制定需要开展验证而未验证的行为作出处理,必要时对相关标准技术要求、核心指标、试验和检验方法进行复验。强化采标国家标准验证工作的监督,以保证采标国家标准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加强国家标准验证点建设,鼓励依托国家标准验证点进行验证,没有国家标准验证点的领域,可依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开展验证。

 

(十三)促进标准实施监督与复审修订联动。加大标准实施监督结果后处理力度,强化相关问题的追溯和纠错。对老化滞后或低于强制性标准的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及时按程序进行修改、修订或废止。对有关标准之间重复交叉或者不衔接不配套的情况加强部门协调沟通,根据需要及时组织修订。强化国家标准复审工作的监督,对复审工作不力、未能按时完成年度复审任务的单位和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

 

强化标准制定与实施监督工作责任

(十四)加强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统筹管理。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受理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行为的举报、投诉,依法对标准制定中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依据法定职责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协助查处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违法行为。组织开展全国标准实施监测网建设、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和标准验证工作监督。完善行业标准代号年度报告工作机制,健全地方标准化工作统计机制,开展对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定合规性、协调性的监督抽查。组织开展对团体标准制定、实施和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监督。

 

(十五)严格落实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法定监督责任。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定职责受理相关领域行业标准制定与实施的举报、投诉,加强对相关领域行业标准制定工作的监督管理,建立行业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机制。依照法定职责对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对相关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实施效果进行监测评估。依照法定职责对相关领域团体标准的制定进行规范、引导和监督。

 

(十六)进一步明确地方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监督责任。地方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受理本辖区地方标准制定与实施的举报、投诉,负责本辖区地方标准制定工作的监督管理,建立地方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机制,组织开展本辖区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情况监督检查。会同地方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标准实施效果进行监测评估,依据法定职责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对本辖区团体标准制定实施和企业标准化工作进行监督。

 

(十七)强化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鼓励社会公众对标准制定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向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投诉标准制定与实施中的违法行为。鼓励各地方、各部门探索建立标准实施社会监督员制度,建设标准实施社会监督员队伍,为开展标准制定与实施监督提供信息、技术、咨询支撑。支持有条件的机构开展团体标准质量评估,促进团体标准优胜劣汰。

 

注:本文内容来源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

20年来首次“减量增质”,检验检测行业将何去何从?
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可与检验检测监督管理司发布《2024年度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简报》,从中可以直观看出目前行业发展中存在的新动向,也反映出行业在市场化改革推动下,正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行业发展质升量稳 回顾近年来行业发展,2022年我国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为52769家,实现营
2025.08.17
新发布《公路避险车道设计规范》解读
交通运输部2025年第40号公告发布《公路避险车道设计规范》(JTG/T3381—05—2025),作为公路工程推荐性行业标准,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该规范适用于各等级公路的新建和改建避险车道,尤其针对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制动失效的载货车辆。其制定遵循安全合理、经济
2025.07.31

广东第三方检测机构中钢国检广东分公司为你推荐事关标准制定与实施监督。更多新更新的动态信息尽在广东第三方检测机构中钢国检广东分公司官网,同时你还可以了解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其它信息或浏览新闻媒体。

金牌项目
低气压试验是通过将样品置于试验箱内降低气压至规定值并保持时长,用于检测产品对低气压环境适应性的测试方法。其目的包括验证产品在贮存、运输及高空使用时对气压变化的耐受性,涉及航空电子、高海拔设备及快速减压环境等场景。
金牌项目
膨润土也叫斑脱岩,皂土或膨土岩,是以蒙脱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非金属矿产,有钠基膨润土、钙基膨润土、氢基膨润土、有机膨润土等类型。国外已在工农业生产24个领域100多个部门中应用,有300多个产品,因而人们称之为“万能土”,而国内真正被广泛使用却只有百来年历史。
金牌项目
雨水收集模块是一种PP塑料,可埋于地下,用以收集雨水,是海绵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中的一部分,若干个雨水收集模块单元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地下贮水池。在水池周围根据工程需要包裹防渗土工布或透水土工布,组成贮水池、渗透池、调洪池不同类型。
继2025年7月13日中钢集团检测业务协同会议以“现场+钉钉视频”形式顺利召开后,8 月 22 日至 23 日,中钢热能院副总经理王海洋率队,一行四人到访中钢国检,开展为期两天的交流学习活动。中钢制品院董事长李鹏举携管理团队热情接待,双方聚焦业务协同、检测中心全流程管理等核心
2025.08.24
2025年8月15日,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中钢制品院成功中选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建中核华兴三澳项目工程材料外委检测服务(常规)采购项目,成交额达 269.9 万元。 该项目检测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具体包含锚具、钢绞线、脚手架扣件、锚栓、硅烷试块、连接件、金属波
2025.08.20
  • 联系电话:18595879086
  • 微信:18595879086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沙埔官道村站前路4号
中钢国检上海分公司
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版权所有 2021-2024 | 豫ICP备09000825号-12
客服
微信
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
400-7878-588
返回